首页>书库>蝶变: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浪潮>第22章 网络舆情新思路

第22章 网络舆情新思路

网络舆情对于传统小型企业可能有点陌生,但随着社交网络

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逐渐加大,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重

视,特别是对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,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

网空间的映射。对企业来讲,网络舆情就是社会对企业的关注和

评判,或是社会事件对企业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

企业的舆情管理做得不好,对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。对于小

型企业而言,小则影响产品的市场,大则影响公司的存亡;对于

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来讲,小则影响公司的形象,大则影响公司

的股价和长远战略。

社交网络让企业对舆情的掌握慢慢失去了主动性,“舆情监

控”已被“舆情监测”取代,意味着面对舆情,企业已经渐渐失

去了可控性,企业要做的就是当舆情来临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公关

反应。舆情源头的变迁和网络体制的优化让舆情变得不可控,以

前舆情主要来自主流媒体,信息的源头可以掐断甚至删除,而新

的网络监管体制使他们失去了这项权力。另外,当前的网络舆情

主要来自社交网络,社交网络的内容产生是自由的,而且只要击

中了热点,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不可控的。

在社会转型与互联网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,舆论成本逐渐降

低,面对舆情,企业应该有新的思路。根据新一代网络舆情的五

大特征——自由性、交互性、多元性、偏差性、突发性,要有非

常清晰的应对思路。

早预见:舆情管理是一件“宁可无事也不可有事”的差事,

将舆情的爆发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让其不发生,这是舆情管理的最

高级别。根据网络舆情的自由性,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。舆

情的杜绝首先要强化公司内部的舆情意识,规范管理者的言行和

社交网络敏感内容,做好公司的保密机制。然后就是对产品质量

的把关,服务体系的优化,客户服务的亲情化和即时回馈,以保

持舆情管理与客户服务人员的高度连接。

监测机制:做不了“监控”不等于放弃“监测”,再极致的

产品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,再贴心的服务也有个案,一旦突

发舆情,监测机制就要起作用了。除了借助第三方系统做好舆情

关键词的布局,全职或兼职的舆情信息员一定要有。在信息规模

化、用户时间碎片化的情况下,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也可以是舆情

监测机制的组成部分。

快速反应:互联网时代“唯快不破,以快制快”,一旦监

测到舆情,企业就要快速反应,被新热点覆盖的情况不是总能碰

到。分析舆情来源,找到事件的核心,在保证公司利益和品牌形

象的前提下,以最真诚的态度快速做出反应。这体现了一个企业

对社会舆论的重视和公司的管理水平。

娱乐舆情:当面对舆情找不到特别好的应对策略时,不妨去

娱乐舆情。“娱乐”是化解争议的良好办法,再激烈的争执碰到

对方的微笑都会迎刃而解。潘石屹就是消费舆情的高手,多次面

对SOHO中国的舆情,他屡试不爽。

焦点转移与覆盖:舆情不可随意制造,但是热点事件可以制

造,通过制造热点转移舆论焦点,新热点的影响力必能覆盖部分

舆情。利用网络舆情的“头条效应”,即使控制不了,也可以削

弱,用新的热点推波助澜从而引开网民的视线。当舆情的好坏难

以区分时,沉默也是好方法,静静地等待舆论焦点的转移或被下

一个焦点覆盖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下一个热点肯定会出现,

只是时间和频率高低的问题。

网络舆情发展具有自身规律,根据事件核心的不同,表现

形式和影响力也有所不同。仇富、仇官、仇腐是网络舆情的三大

特征,民生范围内对医药、食品、安全、卫生等方面的关注度最

高。对于企业而言,一般涉及的网络舆情就是产品质量、人才异

动、资金情况、行业地位等。

网络舆情就像公司品牌系统的一面镜子,通过网络舆情可以

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走势。大数据时代,网络舆情有更

重大的意义——不管是对企业的品牌建设还是战略方针的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