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凤隐山河>第五十一章:真相

第五十一章:真相

柳大人看着胥瑚犹豫了好一会儿,久到外面的车夫派人来催,这才慢慢地道:“我带着你也不是不行,但此去路途遥远,如果你半途而废的话,我可没法送你回来。”

“您不用送我,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,要是真的半路上后悔了,我自己走回来都行。”胥瑚信誓旦旦地道,相比昨天跟他说话时态度的小心翼翼,这次的语气明显强硬地多。

柳大人皱着眉,转头对旁边的婢女道:“你,去给她收拾行李,再过两刻我们就启程。”

胥瑚看着他,兴奋地几乎要跳起来,赶忙道:“谢谢大人!”

柳大人摆摆手,从大门出去了,胥瑚则跟着婢女赶紧跑回房里。她一刻都不想多等,只随便收拾了几件衣服,还没等婢女打好包裹就抱着它跑了出去。

大门口只停了一辆马车,胥瑚还是决定坐上去。她踏着脚踏钻进车帘,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中间的柳大人。

这马车颇为宽敞,里面不但有三排座次,更在中间添了一张小案,上面摆着个小小的香炉,正往外冒出袅袅青烟。

胥瑚被这种穷奢极欲惊地一楞,凭着本能坐到了次末端的位置,跟柳大人中间远远隔着案几。

柳大人看起来没什么不满,见胥瑚上来了,便催促外面发车。胥瑚坐在那儿哪哪都不舒服,虽然里面挺大,能伸伸胳膊腿,但一看到那个把自己买回来的人,心里就有些堵得慌。

当然,这种堵大部分来自于尴尬。

她也不知道跟柳大人说什么,想了半天,还是决定不开口,就让彼此这么沉默地坐到底。

但这气氛只维持了一个时辰,胥瑚还是忍不住小声道:“大人,我想问问您,府上有没有一个叫做小盈的丫鬟?”

柳大人正在喝茶,闻言看了她一眼,淡淡道:“我记不得丫鬟的名字,你要是想问的话去找崔姑姑,她会告诉你的。”

胥瑚一下就想起了第一天晚上迎接她时站在最前面那个胖胖的女人,看起来就像一众下人们的领班,可她也没跟着来啊。

胥瑚只能回了声“好”,又开始陷入沉默。

马车飞速行驶在官道上,一路未停,直到傍晚时进了驿站。

这还是胥瑚被抓到那次车夫住的驿站,此刻她再度踏进门槛,竟有点一言难尽之感。

柳大人看她脸上的表情比较精彩,转头问到:“怎么了?你看到什么东西了吗?”

胥瑚立刻摇摇头,跟在柳大人身后进了大堂。

这一趟他们人数不少,将驿站里的客房要去大半,但都是两人一间,只有柳大人和胥瑚一人占了一间上房。

胥瑚还是很感激大人能这么重视她,虽然她觉得自己跟别的丫鬟混住也没什么关系。

这一夜胥瑚睡得很安稳。到了第二天,大家一大早就起来赶路。胥瑚坐回到马车上,只是这次没有离柳大人那么远,而是隔了一个桌角坐在他旁边。

柳大人还是那么云淡风轻,无论胥瑚亲近还是远离他都没有出现变化,反而胥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。

“大人,您去京城要做些什么啊?虽然我没去过长安,但是听说那儿是整个国家最繁华的一座城,还挺想去看看的。”

柳大人认真地瞧着胥瑚满面期待地说了一大串,等她言毕,才回道:“我就是去述个职,再加上一点别的事,应该很快就能回去,你怕是待不了几日就得跟我走了。不过我倒是想听听你去长安要干点什么?”

胥瑚虽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一辈子都住在柳府,但除了他昨日与自己在房中的那片刻,其余时间更像一个和蔼的长辈,让人情不自禁就想信任依赖。

她扬起嘴角,露出了一个不太明显的笑容,轻轻道:“我小时候被父母扔在西北边境之地,跟婆婆一起长大,结果后来婆婆也没了。她临死前让我去京城找爹娘,但其实我并不愿意认他们,这次去就是为了完成婆婆的遗愿,等跟他们划清关系,我就跟您回来。”

柳大人听胥瑚讲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不明显的犹疑,他一直都看着胥瑚的脸,思索良久,终于不确定地问道:“那日我在看见你时就觉得奇怪,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相似的两个人,那你与楚夫人……”

胥瑚立刻回道:“楚夫人是我娘……”她顿了顿,笑容更甚,似乎想到了什么美好的事,又接道:“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她的样子,我跟她真的这么像吗?”

柳大人听完,神情一下变得柔和了许多,点头应道:“是啊,你简直就跟她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,连脾气都这么像。”

胥瑚方惊觉这位柳大人话中之意。她看着他,眼睛突然变得有点湿润。

或许所有人都听过她爹与她娘的名号,但找了这么久却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认识他们的人。她想知道她被抛弃的原因,想知道守护天下的镇国大将军,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女儿扔在那种地方,这么多年都不闻不问,是不是她真的是个累赘?

不过坚持到现在,她终于摸到了答案的边。

柳大人伸出手摸了摸胥瑚的头顶,又轻轻叹了口气,将他知道的娓娓道来:“虽然我所知有限,但你的父母一定不会不爱你。”

胥瑚如此听他讲了一路,才大概了解到事情的真相。

十四年前,西北战乱,胥将军奉命镇守,携一家老小前往边塞。

边塞之地环境恶劣,楚夫人又有孕在身,胥将军除却每日坐镇军中,还会抽出一时片刻陪陪妻子。

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的佳话早已传遍全国上下,胥将军即使出征在外,楚夫人也会一起随同前往,无论战场亦或帅帐,他们二人的身影总会一起出现。

女人不能上战场,也不能参与行军商策,即使在这个开明的国度,如此条条框框依旧存在。但楚夫人却成为了一个意外,她是令所有百姓乃至皇帝都欣赏的人,是一个能随胥将军一起立下战功的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