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来不及的话,我一个人也可以回去的。”胥瑚看着他的眼睛,似乎感觉到了些许焦虑。这是胥瑚第一次看到顾枫这样的神情,虽然总共只认识了两天,但他一贯都表现出洒脱形骸的一面,让人觉之如沐春风,若是悲伤难过还有的想,但是焦躁不安却令人意外。
顾枫想了想,道:“不行,你一个姑娘家,夜晚独自在外多有不便,现在就收拾一下,我们走吧。”
没等胥瑚开口,顾枫就抢先一步走出了雅间。胥瑚跟在后面,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大步流星地狂奔,也不禁紧张了些。
“你的钱还没……”胥瑚的声音消失在后面,顾枫立刻道:“不用给了!先赊着!”
“???”胥瑚突然觉得这人有点不太靠谱。她回头望着春越楼的大门,看见谢昶正站在门口,向他们挥手道别。
胥瑚也伸出手晃了晃,然后立刻回头追上顾枫的脚步。
胥瑚走在顾枫身边,一路都不敢跟他搭话,生怕自己打断了他的思路,直到拐弯处才停下来指一下方向。顾枫似乎也没心情跟她说什么,一直拉着脸沉默寡言。胥瑚看在眼里。不禁在心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,好像自己欠了他似的。
风尘仆仆地赶了一路,居然在小半个时辰内就赶了回去。胥瑚站在门口,刚想道谢,顾枫直接一句“不送”就转身跑了。
“?????”胥瑚看着他的背影,更加摸不着头脑,只好打开门闩进了屋。
屋子里跟走的时候一样,唯独胥瑚回来才添了一丝人气。她在桌边打开灯罩,小心点燃了灯丝,又将灯罩扣好,暖黄的光芒一下笼罩了整间屋子。
方才还跟别人在一起,如今再次变成独处,胥瑚心里突然有点失落。漫漫时光流淌,她早已习惯在人流中独自行走,却被不知哪儿来的人牵住了衣袖,等她回过身想找寻时,那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但是这种失落,充其量转瞬即逝罢了,胥瑚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,那种人只能算过客当中不太普通的一位,但也终究是个过客。
“况且那种人,一看就在谋划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到时候要是被判个谋反的罪名我可不想跟他一起下水。”胥瑚默默念叨着,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。
书架跟这间屋子一样破破烂烂,单薄的木板互相扶持,看起来摇摇欲坠,然而却没有一丝灰尘,在胥瑚的照料下勉力支撑在屋子的角落。
当然,破烂的书架上,取下的也是即将散架的书本。胥瑚如捧珍宝一般将已经断了线的书页捧到桌上,放在灯下,然后自己坐在了它前面。
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书页,已经黄透的纸张似乎马上就要碎掉。胥瑚每翻一页都用手掌拖着整页纸轻轻放下,再仔细辨认下一页的内容。
胥瑚小时候被婆婆教导着认了些字,也随着那些小孩上了几天学堂。边境的孩子家境贫穷,多半都得靠跟父母一起讨生活才能勉强安稳地活下去,甚少有人会去读那劳什子书,毕竟连饭都快吃不饱,难不成还能嚼书页子去?
但是婆婆却告诉她,她以后不会一辈子待在那里,会走到更富庶的地方,去一个以读书为荣的城里,那时候她必须用到胸中墨水。为了迎接那时的到来,胥瑚要做好准备,时刻铭记着读书一事。
胥瑚对婆婆的教诲一直都十分认真地对待。婆婆是她儿时唯一的依靠,她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,因此胥瑚才走上了读书的道路。
然而边境的学堂只是偶尔开放,胥瑚每次去只能学上短短半天,即使如此她也一次都没有落下,极其努力地跟着先生。
直到后来有一次,先生问她,为什么要读书,她便答道:“婆婆要我读,我就来读。”
先生又道:“那你觉得读书有趣吗?”
小胥瑚想了想,摇了摇头。
先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顶,道:“我看得出来,你和你婆婆都不是本地人。在这种地方,但凡想活下去的,都不会选择读书,除非是书香世家或者有些闲钱的才会供养孩子念上几本。你们身处困境,活下来就如此艰难,又为何坚持?”
小胥瑚不懂先生的话,听完只能摇头。
先生又道:“当然,我不是说这样不好,我倒是希望你可以读下去。这条路不比其他,也许对你而言未必有用,但也没什么坏处。”
胥瑚听到最后一句,又懵懵懂懂地点了下头,先生这才满意地离开。
胥瑚从回忆中回过神,转眼盯着书页上的字,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不合时宜的想法:“顾枫和谢昶一定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吧?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懂的,是不是可以找他们问问?”
这个想法一在胥瑚心中埋下种子,当即就开始生根发芽,于是她赶紧挑出了一些以前不懂的词句,誊抄在纸上等着明天带过去。
“明天他还会来吗?”一想到顾枫临走时焦急的样子,胥瑚又开始心里打鼓。虽说他白天无意中提起明天再去找她,但是晚上看起来又变得很忙,万一晚上没忙完,明天不来了怎么办?
“哎呀,不来就不来了,又不是非他不可。”胥瑚对自己突生的小家子气感到莫名其妙,以前也没这么难缠过,怎么今天突然就纠结起来了?
胥瑚接着看书,完全将心思放在了内容上。这是本医书,著者已不可考,书中尽以黄帝的口吻教授询问天地阴阳,疾病妙法,即使是医家入门也令人获益匪浅。胥瑚以前想过成为一名医者,尤其是婆婆的故去,更令她种下了治病救人的想法,然而医术所学非一年半载可成,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亟待完成,实在没有办法找老师教授医学技艺,只得自己找来些书略读一二。
胥瑚读了很多遍《素问》,如今这本是以前的宅主所留,虽已破旧,然记载颇为详细,上面还有不少原主人的批注心得,令胥瑚阅读起来更有进境。
彼时胥瑚就翻着这本书,直到敲梆的声音响起,四下万籁俱寂,方回到榻上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