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诡异-灵异修仙传>第七十章 公事

第七十章 公事

“兄弟,不是梦啊。”我语重心长得说,怕惹着他,别一不乐意把我的店砸了,所以还是礼貌带笑,“那是真事!你是被人杀死了!之后你的灵魂在迷茫的死亡境界里沉睡了一千年,几十天前才醒来!”

“有这种事?”糊涂鬼说,“那可是稀奇。我怎么感觉不出自己是鬼魂呢?”

“你看看灯下的自己,有影子吗?”我说。

那鬼起来走一下,转头看,惊得眼睛溜圆,点头道:“还真没有!看来我果然是死了!”

鬼看起来不是很伤心,好像死亡只如一阵风吹过耳畔,没有特别的感觉。他接着说:“既然如此,我也不必公干了!接下来干嘛呢?”

我笑道:“投胎转世咯!要么做个孤魂野鬼,到处吓唬人。倒也是一个玩法,就是有点坏。”

糊涂鬼哈哈大笑,说:“那是不必。只是听说人死了,会有黑白无常来勾魂。那黑白无常怎么千年都不来呢?”

“大概你的命数奇特,黑白无常故意留你在人间。恐怕要了结什么事情,才能顺利转世呢!”我说。

“了结什么事?洒家一向敞亮,从来不结梁子,能有什么事?最多就是那件我要公干的事情了。”鬼说。

“说来听听,或许兄弟能助你一臂之力呢!”我笑道。

“倒也不是不能说。”那鬼笑道,“山东东路即墨县有个寡妇,丈夫本是军中的兵卒,没想到在前线阵亡了,所以才成了寡妇。她在家中贫病交加,千里传书给丈夫,要他寄些散碎银两回家,最好能回来看看她。我接到上司的命令,带着她丈夫的抚恤金去看她。”

“看来你耽误事了。”我笑道,“寡妇有求无应,心生怨恨,所以成了怨鬼。她不能消解怨念,就不能投胎,得在人间把人间事了结了,才好下阴曹去。那么她的怨念一消,你的鬼魂也可以下地府去了。”

“既然是千年过去,大概那地址也不能用了。兄弟给查一下吧,要是知道那地方,带我前去,越快越好。”糊涂鬼说。

我点下头,不说废话,拿起手机就要搜索,却不知道该搜什么,就又问他:“寡妇是哪里人?”

“即墨县优乐乡韩后村基多保六三甲二户,人叫刘刘氏,小名叫茹浩,她丈夫叫刘自力。”糊涂鬼说。

我点下头,想这人这事倒是不糊涂,记得真清楚,这可是跨越千年的记忆啊!心里感到很敬佩,自己好多事睡一觉就忘了。

宋朝实行保甲制度,六户为一甲,六甲为一保。看来韩后村是个大村子,有好几个保,不然村名就是保名了。

我查了资料,发现优乐乡还是那个优乐乡,韩后村也是韩后村。至于保甲的内容,实在太难查到了。我想,那寡妇的鬼魂应该就在村子周边游走,至于坟墓大概率是没有了。就到那个村子去,找一下老人问问吧。

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糊涂鬼,他很是高兴,说:“兄弟今晚有空吗?有空的话,就现在带我去吧!反正也不睡了。”

我看看表,距离两点还有段时间。但是也不一定接下来就有客鬼,所以带他去世可以的,谁让咱是老板呢?

于是我笑道:“那我今晚上带你去了,那边村子里的人都在睡觉,找谁问去?我又没有法术。”

“这位女子是不是有法术?”糊涂鬼指指白欣悦。

白欣悦正在清理指甲,闻言抬起头看过来,笑眯眯得晃着腿,优哉游哉得说:“我可没有法术,不然才不在这里呢,我要去瑶池做小仙女。”

我们哈哈大笑,就不考虑法术的事情了。我说:“要不也不用急,你再喝一壶,喝完了我这边也可以关门了。我给你弄点拍黄瓜花生米,你就能舒服得喝完那壶。”

糊涂鬼挺乐意,笑道:“洒家是海量,再喝三壶四壶也是没问题。那就等一等。”

我点点头,转头去和白欣悦聊天了,老跟老爷们喝酒也无聊,要去感受小仙女的纯真。

接下来又有一个鬼来吃饭,我伺候他完了事,那边也喝完了。时间正好两点,我就和他们出发。

车子跑了两个多小时,到了即墨县韩后村。可是呢,村子里的人还在睡着呢。农村的冬天基本上没什么活动的,大部分人睡得很长久。

我们转了一圈,回到镇子上,就有早餐摊开业了。所以就吃了顿早餐,然后到韩后村。

一个老汉在街上溜达,白须白发得,看样子是个知道事情的。我们就下了车。我对老头笑道:“大爷,能问您个事吗?”

“啊?什么事啊?”老头笑道。

“这村子以前弄过保甲吧?”我笑道。

“是哦,几十年前还有保甲呢!”老头笑道,“民国那时候咱村子里弄过几十年的保甲呢!韩后村是个大村子,分成了基多保、基础保、基建保三个保,几十个甲呢!”

我听了大喜过望,这才想起来,民国的时候模仿宋朝,在全国搞过保甲!听老头所说,看来在韩后村是全面复制啊!倒也可以理解,这地方千年都是农村,什么人口啊、耕地啊、民俗啊什么的,都不会有什么变化,自然可以照葫芦画瓢了。

我便继续说:“那基多保里有个六三甲吗?”

“有!基多保六个甲嘛,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。你们是要找什么人吧?我带你们去。”老头说罢,点起了烟袋,笑着抽一口,喷出白雾,那一刻很有点老神仙喷云吐雾的感觉了。

我们当然乐不可支,就跟随老头到了地方。是条幽深的小巷子,大约十几户人家。巷子能通行一辆轿车,有大柳树立在某家院子里,垂到巷子中,在迷蒙的晨雾里有点像女妖的头发。

“你们看,从大柳树那家往这走,六户人家就是六三甲,数起来就是一户、二户到六户。”老头笑道。

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,我十分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