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缥缈皇途>第六十四章 好汉饶命我听话

第六十四章 好汉饶命我听话

原本剑老有一丝担忧,人族中土终究是过于薄弱,顶尖战力太少,而且很多人还不足够成长就已经陨落,当初消失在历史之中的那个人带领着人族建下洗罪城,来到了中土,给了人族一个薄弱的喘息的机会,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故步自封。然而当时没有办法,人族需要一个土地,一个属于自己的土地,一个可以让人族活下去的土地。

他们作为中土的顶尖战力更加清楚人族的现状,也更加的清楚中土的现状,而且还有那么多潜在的威胁,比如断尘山下莫渡河上的那个渔家子,无论是剑老还是武道子都对其心有忌惮,他们关起门来自己斗,无非也是一种让族人的激励,保证他们不至于有一天拿不起刀来,被他族奴隶。

采莲女这一次为何去中土其实他们也不知道,原以为都说人族中土三不见,不见那舞剑的老头子,不见那耍拳的小孩童,亦不见那手持青莲的俏女子。众人都以为那舞剑的老头子才是人族中土三不见之中最老的那个,其实不然,外界真正强横的那些老东西们都知道,那耍拳的小孩童才是最老的那个,然而其实只有他们三不见自己才清楚,采莲女才是最老的那个。

至于为何外人不知,那采莲女一直是二十岁年纪的少女一般,是个女人都在意自己的容貌,就是采莲女也不例外。至于当初……那时候武道子还不曾成名,也是意气风发,武道成就堪称那个时代惊才绝艳,无人可敌。当时采莲女也曾留意过,那是的武道子自认为当世横推,不畏惧于任何人,就质问采莲女是否已经年老道衰,只是一个前辈而已。

于是,当时武道子被揍得很惨,毕竟当时的武道子还没有采莲女那般的有那么多的积累,当时的武道子终究底蕴还不够。

剑老也是这般,当时他和武道子相差并不是太远,甚至有人说剑老是武道子的延续,另一个时代的新星,然而最终剑老自剑道之上走出自己的成就,走出了武道子的阴影,只不过紧接着剑老步入了采莲女的阴影之中,原因就是因为那句前辈……

当然,此时的剑老和武道子并不是就不如采莲女,终究是当时的底蕴还不够,人族中土三不见既然可以齐名,自然是相互忌惮,差距不远。只不过无论是武道子还是剑老都不敢再叫采莲女前辈等等,因为这完全就是一个……好汉,你说她一句老,她能撕烂你的嘴。而且这货还不讲理,发起疯来谁都敢打。

如果金光寺老佛知道剑老和武道子耳朵遭遇,他自然不敢说采莲女年老道衰等等,当然,最悲惨的是,如今金光寺老佛都快被揍哭了,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揍。

金光寺一处虚空之中深处一只手,沾染着鲜血,看起来十分恐怖,仿佛是什么恶魔要来到世间,宛如古尸复苏。那沾满鲜血的手仿佛十分急促,仿佛渴望着呼吸道世间的空气,仿佛要急忙的离开炼狱。然而紧接着那只手仿佛在被一股什么可怕的力量向回拽,那只血手抓住虚空的边缘,死活不撒手,然而最后还是缓缓地被拉了回去。

如果此时有信徒看到这一幕定然会愈加心诚,更加赤诚的高呼佛名。看,这就是圣迹降世,这就是佛在守护着世间,这就是佛的守护,不让魔染指世间分毫。如果金光寺老佛知道这件事定然会恨不得吐出一口鲜血,完完全全就是气的。

那染血的手并不是他人的,正是那说了句年老道衰以至于被采莲女暴揍的金光寺老佛。此时可以说整个空间壁垒都是被金光寺老佛砸的破破烂烂,其身上早已不再佛光遍布,身后的佛国也是摇摇欲坠,特别是如今金光寺老佛都不知道为何会被揍的如此凄惨。

金光寺老佛颤巍巍的声音道:“好汉,饶命啊,我小辈有眼不识泰山。”金光寺老佛已经不敢再说那句好汉莫欺少年穷了,他已经被揍怕了,他只想让采莲女饶了他。

然而奈何这个金光寺老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直男,都已经被揍道这地步了,还不知道为何被揍的。此时那采莲女听到金光寺老佛的话简直快要被气的升天,这货就是欠揍,就是需要狠狠地揍,别说什么那棵树,先把这货揍一顿才行。

什么叫做好汉?人家这么淑女的人怎么可能是好汉?你这是有多瞎?还说什么前辈?人家才二十岁左右年华,怎么可能是前辈,还说什么年老道衰,采莲女简直被气的不要不要的,采莲女心道,那我就先把你揍得身残志坚。还好汉莫欺少年穷,看起来不是很有志气吗?还莫欺少年穷,一看你这个一副老头子的模样,还敢在人家二十岁年华的小女生面前说少年?

此时这金光寺老佛已经被揍得这么惨了,采莲女都不知道这个金光寺老佛为什么还这么嘴贱,什么叫做好汉饶命,什么叫做小辈有眼不识泰山?人家这么杨柳细腰,有泰山那么重,是说自己胖咯?看来这货就是找死。

此时在小沙弥寺之中,人使急忙召见了几位护法罗汉,带领一众仙途境的长老准备前往金光寺。与此同时,奉先寺当代出世弟子也向奉先寺发出祖师诏令,召见奉先寺仙途境长老,众多罗汉等等前往金光寺。

此时人使更加有底气,有了奉先寺以及小沙弥寺两大宗门,就是金光寺老佛背后之人也不会轻易有所举动,那人也是隐藏在背后,他也会忌惮。所以这一次,人使对于商纣乃是志在必得,只不过不知道人族中土的采莲女前辈现在怎么样了,毕竟那里是金光寺,这里是佛藏高原,并非是人族中土。

人使和一众小沙弥寺的罗汉前往金光寺,期间刻意隐藏气息,并没有引出过大的震动,人使心中急切,道:“等会不惜一切代价,哪怕从此世间再无金光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