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总是说小孩子的眼睛感觉,能看见很多人看不见的东西。
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封建迷信。
可是,李顺不那么认为。
他小时候就真的有过这种经历。
这个故事每次李顺喝酒多了,就会给朋友们讲一遍。
今天他又喝多了,然后朋友们就听他说五岁的事。
那年,李顺生活的村子里闹旱灾。
在那个时候,自来水还没有普及,大家都是吃山泉水。
可是哪一年天气非常热,又不下雨。
山泉也干枯了,对于需要种地,需要吃饭的村里人,只能开始用井水。
但是,没多久井水也干了。
后来村里人发现,有一口井里面没有干。
只是,这口井没有人敢用。
因为里面死过人,没有多久远,就是五年前。
那时候还是流行父母之命,媒数之言。
简而言之呢,就是媒婆上门说亲,父母觉得不错,就定了亲。
之后,两家再见个面,然后结婚生孩子。
但是,有个女孩不乐意。
她和一个庄子上的年轻人自由恋爱了。
对于这件事,她父母非常生气。
所以,后面男孩的父母找媒婆上门说亲。
都被女孩父母直接骂了回去,说他们是正经人家,不和偷偷摸摸的人家结亲。
一来二去的,男孩父亲也冒火了,不允许男孩和女孩来往。
没多久,男孩父亲那边又给他张罗了一门亲。
男孩也没有反抗,接受了。
女孩受不了这个打击,直接跳井了。
后来从井里捞出来的时候,都已经肿了。
从那之后,井就被封了。
就算如此,还是经常有人听见井里有人哭。
但是,现在村子里的庄稼需要水。
最后村长决定,井水放太阳地晒晒,然后拿去浇水。
至于喝水,绝对不要喝井里水。
毕竟井水当年有没有被尸体污染,还是未知数。
土地有自我净化能力,人可没有。
村民们就开始排队抽水。
说来也奇怪,这口井的井水就是不干涸。
轮到李硕家取水,已经是中午十二点。
大多数人都在吃饭,然后睡觉。
所以整个村子没有几个人在外面逛。
李顺当时五岁,闹着要跟着过来看取水。
没办法,李顺妈只能带着。
另一边李顺爸爸在弄沟渠,确保能浇水到自己家地里。
母亲在弄机器,李顺自己待着。
然后他就听见一阵歌声,不是唱的,是有人哼着的那种。
他顺着声音看,就看见井口坐了一个人,正在编辫子。
但是,井口附近的母亲,像是看不见那个人,都没有什么反应。
李顺感觉到有点不对劲,但是挪不开眼睛。
嘻嘻!
突然,女人笑起来,转头看了一眼李顺,直接跳到井里了。
李顺被吓吐了,吐完就哭。
刚刚那张不是人的脸,浮肿、腐烂,是尸体的脸!
一边的李顺妈妈听见李顺哭嚎,连忙过来查看。
但是,李硕怎么都止不住,还开始发烧。
李顺妈妈只能抱着孩子去找丈夫。
两个人顾不上浇地,就去找村里医生。
医生给李顺打了退烧针,李顺勉强退了烧,但是还是哭。
没办法,医生也做不到让孩子不哭,只能回家养着。
到了晚上,李顺终于是不哭了。
又开始发烧,他爸妈只能再找医生。
医生又给李顺打针,这次却一点用没有。
反而李顺哭闹的更厉害了。
只是,小孩本来就体弱,连哭带嚎还发烧,眼看就要夭折。
那个时候,小孩夭折实在是太常见了。
就在李顺父母打算带他去大医院看看,邻居让他们去隔壁村找找王大娘。
说是王大娘对这种无缘无故得病的事最有手段。
李顺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试试。
没办法,那个时候,大多人都是比较信这种事的。
尤其是这种事情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。
加上去大医院又要很大一笔钱。
总之,他们决定试试。
治不了,再去医院。
然后李顺父母带着李顺去了王大娘家。
一进门,王大娘就让把李顺放太阳地。
再然后她从鸡窝抓了一只小鸡,取血,抹在李顺额头。
一下子,鲜红的鸡血变得漆黑。
“这小孩撞了邪,还丢了魂。”王大娘说。
李顺父母赶紧求王大娘救命,顺带给了人家一些钱。
王大娘就让李顺母亲说说事情经过。
等说完,王大娘就明白了。
“看来是那个跳井没了的丫头出来吓唬人。”
“鬼白天能出来吗?”李顺妈有些蒙。
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,鬼都是晚上出来。
“能。”王大娘点头:“不过也就中午那两小时。”
“那是一天里阳气最盛的时候。”
“可是盛极必衰,盛过头了,就容易滋生脏东西。”
“小孩不是大人,眼睛灵,阳气不足,容易得作祟。”
解释完,王大娘又说:“你们村子里的那口井,用来浇地没什么。”
“大人去取水也没什么,但是小孩不能过去。”
“你家小孩被吓丢了魂,需要把魂找回来。”
“至于撞邪,我给他一道符就行。”
接下来王大娘把方法告诉了李顺父母。
感谢了一通,他们带着李顺回家,开始折腾。
按照王大娘说法,找回丢的魂要分三天。
第一天,要在凌晨十二点,母亲抱着李顺出门,父亲抱着一只大公鸡跟着。
等到大公鸡叫,就可以停下来。
等着李顺什么时候突然变重了,他们就能回家。
就是回家的时候,千万不能回头看。
第一天很顺利,弄完,李顺也不哭闹了,就是迷糊着,不清醒。
到了第二天,还是要抱着公鸡出去。
不过,这次要多加一只黑狗。
除了鸡叫,还要黑狗叫。
第二天也顺利处理好了,李顺的高烧退了。
到了第三天,不需要鸡,也不需要狗,要李顺的生肖,一只牛。
让李顺趴在牛背上,父母牵着,喊李顺的名字。
什么时候李顺应了,牛叫了,就可以了。
第三天也是完成了。
之后李顺就好了。
他家里人又买了很多东西,去谢了王大娘。
对于这些事,李顺都记得清清楚楚的。
同时,直到现在,他都不敢去井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