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七八十年代的陕西,人们到了过年,有献羊的习俗。
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所以啊,这羊的质量必须是要顶顶好的。
但是在当时,村子没落,每家每户的钱都少的可怜。
所以村子里的人商量,每家都养几只羊。
然后按着从东到西的顺序,这么依次献羊。
不得不说神奇,因为这习俗真的让村子里的庄稼越长越好。
所以,村子里的人也越来越信仰这个习俗了。
但是后来啊,因为这村子里连着几年都是旱灾。
庄稼收成不好,闹了旱灾,所以这村子里很多人家,都把自家的牲畜给宰了。
算是勉强能让自家的人都吃上东西,不至于饿死。
但是这到了过年献羊的时候,轮到的那家,家里的羊全被自家人给吃了。
也实在没钱去买一只羊,于是没办法,这村子的人就只能聚在一起商量了。
这村子里有个大户,叫王明。
为啥说他是大户呢,因为王明家里有几百亩的地。
而且王明是种地的好手,家里种的大豆棉花都是村子里顶顶收成好的。
就连王明家的窑洞都是装潢最奢华的。
更别说家里的牲畜,成群结队,就算是荒年,那牲畜也是个个长的肥溜溜的。
不过啊,这王明虽然是村子里的大户,但是却是个铁公鸡,一毛不拔。
就连生养他的老爹老娘,生了重病,王明都不肯花钱买药给治病。
上次的献羊,轮到王明家的时候,都是好说歹说,才让王明献出来了一只羊。
这次村长询问王明,能不能这次帮帮忙献羊,等到村子里的人庄稼都长的不错的时候。
有能力买羊了,再还给张明。
张明看着自家养的肥肥胖胖的羊,一脸不情愿。
但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在期盼着他。
没办法,张明只得答应。
不过,张明心里已经有了计划。
他和村长申请,这次献羊,自己亲自去献。
村长欣然同意,毕竟这是张明自己的羊。
回到院子里的张明,看着自家的羊,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。
张明进了羊圈里,在最里面,找见了那只濒临死亡的老羊。
这老羊养了这么年,现在已经一年不如一年,下了最后的几个羔羊。
就大出血,马上快死了。
张明直接把老羊给宰了。
在献羊的那一天,张明把老羊的上面铺了一层白布。
然后送到黄河口上。
村子里的人虔诚的跪在黄河边。
大家都在念叨着,祈求新的一年,能够风调雨顺,庄稼丰收。
不知道是不是张明的错觉,他总觉得今天的黄河水,和往常的翻腾的不一样。
更汹涌了,而且还发黑。
不过王明没放在心上。
献完羊之后,还要用檀木洗手。
据说这样,来年种地的时候,神仙会把神力付诸在每个村子人的手里。
这样种出来的庄稼会长的更好,更茂盛。
这天晚上,回到窑洞的张明舒坦的躺在土炕上。
自己算是一点损失都没有,明天得早起,去庄稼播种。
这天晚上,张明家的窑洞上落下了一群黑漆漆的乌鸦。
第二天早上,张明觉得自己身子沉得很,好像被什么重物拖着一样。
但是张明还是硬撑着起来,这种庄稼的好日子是村子里的人算出来的。
不能误了时辰。
到了后山的地里,张明看着大家都在猫着腰播种。
自己也不能落后,于是挽起袖子嘎嘎开始干。
到了傍黑天儿,王明才干完。
回家的路上,本来平坦的山路,却把王明给绊倒了。
王明直接从山腰轱辘到山底,倒是摔的不太严重,就是有点擦伤。
一路上,王明骂骂咧咧。
回到了家里,口渴的不行,一掀开水缸的盖子。
结果被一股子腥臭味给熏的直皱眉头。
里面有好几只死耗子。
真是晦气,怎么着了耗子?
王明觉得自己这一天可太不顺心了。
肯定是太累了,赶紧上炕睡觉。
张明一天累的臭死,躺在炕上就睡着了。
但是却做了噩梦,在梦里,张明看见了那只被自己宰了羊羔。
它身边渡着一层金光。
但是肚子外冒着血,还有翻落的肠子。
那只羊居然还能开口说话,对神明不敬,要受到惩罚。
王明吓得拔腿就跑,但是那羊却一直紧紧的跟在王明身后,怎么也甩不掉。
第二天起来的时候,王明又觉得浑身没力。
这次是真的起不来了。
但是更让王明觉得糟糕的事情也发生了。
昨天种进去的种子,居然都被翻出来了。
王明觉得自己一口气差点要喘不上来。
气的直接摔了门,这是咋回事。
王明想着自己得找大仙儿来看看了,怎么这几天这么不顺呢。
但是,还没找来大仙儿,王明就开始发疯了。
这天晚上,子夜过后,随着王明家窑洞上方乌鸦发出的叫声。
还有王明的哀嚎声。
王明疯疯癫癫的冲到黄河边,然后仰天长笑。
扑通一声跪在黄河边,虔诚的磕头。
嘴里还嘟囔着,是我的错,是我的错,惩罚我吧。
说来也是奇怪,本来平静的河面,突然开始变得波涛汹涌起来。
浪一点一点的往岸上打。
王明头都已经磕的满是血了,还不起身。
第二天早上,王明被上山的村长看见。
此时,王明已经昏迷过去了。
村长赶忙叫人来帮忙,这村子里的老人说,看着王明的样子,像是沾了什么脏东西。
一听这话,村长就去请来了大仙儿。
大仙儿拿着一个铜色的铃铛,在王明的身边摇了摇。
大仙儿说,这是被上天惩罚了,只要他自己意识到错误,这劫就能破。
听到这话,村长稍稍放心。
等了不一会儿,王明醒了,看着村子里的人一脸关心自己的样子。
王明心里更愧疚了,直接下了土炕,跪在村子里的人面前。
忏悔的说出了自己替换羊的事情。
然后请求村子里的人原谅,自己再献一只好羊。
村子里的人也没责怪王明,只说知道错就好了。
后来,村子里又举行了一次献羊,村子里的庄稼自这之后就越长越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