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姆妈,我回来啦!”魏淑芬一边走一边朝屋里喊。
魏佳飞哈哈笑,想这句“姆妈”在某些地方是“保姆”的意思。
不过这边的方言他还是懂的,知道“姆妈”就是娘。
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走出来,瘦瘦的,笑眯眯得,身上还穿着炒菜的围裙,一边擦手一边笑,道:“哦呦呦,我的小宝贝,真是漂亮!”
“芬芬回来啦?我的芬女人。”一个戴着眼睛的中年男子说笑着,从一边的书房走过来。
魏佳飞哈哈大笑,想“芬女人”听起来有点像“粪女人”,或者“愤女人”,明显是在用魏淑芬名字的谐音取笑。
“伯父好!伯母好!”魏佳飞用标准的普通话,对二人鞠躬笑道。
“唔,这是魏佳飞吧!真帅气!妥妥的一个青年才俊嘛!”魏淑芬父亲笑着上下打量一下魏佳飞,满意得点头。
魏淑芬妈妈招呼道:“你们快去书房,陪你父亲聊天。我还有几道菜要做。”
“姆妈,我不要和爸爸瞎扯淡,我要和你做菜。”魏淑芬笑着说,把手里的礼物提溜着,和魏淑芬妈妈一起进厨房。
“嗨,还是那个样子,喜欢跟妈妈在一起。我的芬女人啊。”魏淑芬爸爸摇摇头,看着二人的背影,转身招呼魏佳飞去书房。
魏佳飞和魏淑芬爸爸进了书房。
他见这是一个精致的房间。几十平的范围里,布置得丰满而不拥挤。
墙壁统一贴着檀木色的墙纸,看去好像是些檀木,真实得很。
靠墙,摆放着几个大型书柜,有的是红色的,有的是绿色的,都是纯木结构,里面摆放着整齐的书。
一个八仙桌放在靠窗的位置,阳光从外面照进来,八仙桌上明暗交错,颇有点电影美感。
一个太师椅放在八仙桌一边,上面放着软垫,软垫是纯丝绸质地的,上面绣着团龙,让太师椅看去颇有些皇家气派,好像乾隆皇帝的御座。
桌子上摆放着文房四宝,很有点古代文人墨客的感觉。
其中的笔架做成山峦模样,大小山峦有十几座,上面还有极小的人物、亭子。人物有两个,一个是扛着锄子的农妇,带着斗笠,笑哈哈得过桥,一个是在亭子里弹琴的女子,一身青衣,长发飘飘,仙风道骨。
砚台做成湖泊样子,也有小山立在一边,上面有座庙宇,竟然冒着白烟!好像真的有人在里面焚香似的!
一本线装书摆放在砚台旁边,上面全是繁体字。
“这些东西真够精致的。”魏佳飞礼貌得笑道,看看那些微缩景观似的文房四宝。
“是哦。苏东坡《赤壁赋》里的那艘船,传说被原封不动得雕在了一个核桃上,足见手艺人里并非没有天才。这些东西,就有点那个意思。是我花了好大力气在淘宝上寻得的。”魏淑芬父亲笑眯眯得说,摆摆手请魏佳飞坐。
“您这书房一派麒麟国传统的意思,竟然还逛淘宝。”魏佳飞笑道,说着把东西放下。
“与时俱进嘛!”魏淑芬父亲笑道,“对了,你可以直呼我的名字。我叫魏忠贤,我喜欢和年轻人平起平坐的感觉,好像自己还是青春年少一般。”
“哈哈,您就是青春年少嘛!时间这把杀猪刀,根本不存在的。”魏佳飞笑道,“就像我和魏淑芬回家,坐上车没感觉似的,就到了,好像这里就是我们的小家,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本没存在过。”
“这话深刻,非儿女子所能悟也。”魏忠贤笑道。
“我看伯父在看一本线装古书,不知道是什么?”魏佳飞随口说。
“哦,是《瓦栏观止》。瓦栏者,古代说书场所也,勾栏瓦肆,仿佛现代的德云社。观止嘛,看得入神,停止了脚步,是在模仿《古文观止》。”魏忠贤笑道,“其中记述的,都是古代的奇闻趣谈,大可一读,消遣时间。”
“我看伯父读得津津有味,可见这书有趣。”魏佳飞笑道。
“书嘛,都是有味道的。要么是酸腐气,要么是书香味。所以书虫会把它当食物嘛!”魏忠贤笑道,魏佳飞也大笑起来。
这时候,外面传来饭香。
魏淑芬笑道:“你们两个先把相声大会停一下吧,这边可以开饭啦!”
两人便走过去,见一桌子丰盛菜肴,摆得整整齐齐,袅袅热气上升,好像山中道观。
最中央是一盆麻婆豆腐,红通通得好像灯笼,寓示着日子红红火火,又如豆腐般清清白白。四周罗汉似的一圈菜,分别是南京板鸭、西湖藕鱼、陕西熏肉、东北辣鸡、云南笋干、川蜀大鹅。